2025年10月17日,“海外讲坛”第一百四十九讲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特邀丹麦南丹麦大学教授S?ren Harnow Klausen带来《公共政策可行性的制约因素与驱动机制》的专题分享,吸引了校内众多师生参与,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任蒲香主持讲座。Klausen教授从跨文化比较视角切入,深入探讨了公共政策在设计与目标均属合理的情况下,仍普遍遭遇实施阻力的深层原因。

讲座伊始,Klausen教授首先界定了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即政府为应对社会问题、实现公共福祉所采取的系统性干预行动。他指出,传统可行性分析多聚焦于政治、经济与技术维度,而常常忽略“人性因素”的关键作用。无论在东方抑或西方社会,政策实施均显著受到民众情绪、行为习惯、风险规避倾向、社会公平感知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心理社会要素的深刻影响。
在案例对比环节,Klausen教授分别援引欧洲和全球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他强调,政策制定不仅需评估现实可行性,更应积极引导并运用人性因素作为推动变革的杠杆,在维护公共利益与增强制度韧性之间取得有效平衡。
讲座尾声,Klausen教授呼吁学界与政策实务界更加重视公共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维度。他认为,真正具有成效的政策,应在理性设计与公众情感认同之间取得协同,从而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讲座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将把此次讲座所学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期待能为公共政策领域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源|政府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处
文、图|任蒲香
